如果说2008年是中国奥运史上最鲜明的里程碑,那么在LED发展史上,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008年,中大尺寸的电脑背光开始应用于LED,市场对LED的需求量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而在国内的情况,则带有一层更浓的政治色彩。政府补贴推广节能灯热火朝天、奥运舞台上LED辉煌无前。
2008年北京奥运,带动了国内LED的真正应用,这是国内LED发展的一大节点。而后续2010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学运动会以及人们大会堂灯光改造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真正掀起了我国LED产业发展的浪潮,这也是中国LED照明真正走向规模化发展的开始。
2009年初,为业界所熟知的“十城万盏”计划也正是这个时候展开。这是中国LED发展最具里程碑式的节点。当时中国科技部推出“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城市方案,该计划涵盖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国内发达城市。当时全国上下都在风风火火地推行“十城万盏”,发展高峰期时,有24个城市同时实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LED产业的发展。
而广东走在最前面,当时的省委领导下令限期更换。深圳则推出每年投1亿,3年内集中发展LED产业的政策,为它如今的LED江湖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2009年一年对国内消费市场的大力培育,给2010年中国照明行业的发展积蓄后劲。
2010年,房地产政策的理性回归,灯具市场受影响门可罗雀;各国开始禁止使用白炽灯,节能灯是当时最佳的代替方案。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的相继召开,却大大促进LED的发展应用:上海世博园区80%以上夜景照明采用LED,把国产LED事业推向了全世界,让全球都见证了中国LED事业的发展,灯具出口形势因此得福;广州亚运会上大量使用了国产LED灯具,并采用LED灯光照明技术,让国产LED绿色照明技术、节能照明产品得到全面应用。
2011年是LED行业不平凡的一年。受成本上涨、房政高压、外销不畅等多重因素影响,行业出现了阶段性不景气,不少灯具企业因此 “出局”。
但在资本的推动下,随着股改,雷曼光电、洲明科技、奥拓电子、鸿利光电等企业扎堆上市。海峡两岸大力推动合作,促进LED照明共同标准的共识,达成OLED合作协议,同时,台湾开始抢攻大陆“十二五”LED产业商机。第二批 “十城万盏”试点城市继续推广路灯。与此同时,中国正式公布分五个阶段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为节能光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政策红利:“十二五”研究确定促进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的政策措施,并安排财政补贴22亿元支持推广节能灯和LED灯,随后发改委宣布禁止进口和销售10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新型照明特别是LED照明行业发展迎来新一轮发展。
巨头联合:三安光电5亿认购璨圆光电不超过1.2亿股普通股,以约19.9%持有股份成为璨圆光电第一大股东。一个是国内LED行业领头羊,一个是台湾地区最早上市的LED企业,也是陆资入台的首个案例,由此掀开了海峡两岸企业的并购篇章。
跑马圈地:LED大厂CREE先发制人的推出大砍价LED灯泡,为LED灯泡价格战揭开序幕,随后飞利浦LED灯泡降价20%,亿光紧跟其上,不设杀价停损点,以及随后而上的一大波大陆企业。在这个跑马圈地的时代,最快捷有效的方式莫过于价格战,让木林森声名鹊起,也让外资企业对大陆企业“闻风丧胆”。
初露端倪:广东省科技厅厅长李兴华涉嫌严重违纪被调查,山西20亿路灯项目流标,深圳废止LED产业发展七年规划,安徽中节能以虚假申报资料骗取中央财政节能重点工程投资补助资金990万元……官商勾结、政府贪污腐败事件频发,政府过度补贴让企业依赖成性等问题开始慢慢显现,引发行业人士热议与反思。
专利战争:缺乏政府大手笔补贴的外资巨头企业,有着大陆企业甚至是台厂梦寐以求的专利技术。专利战贯穿了LED发展整个历史,其中以亿光日亚化LED“侵权门”最具代表,并引发业界专利预警。
剥离:飞利浦一分为二,欧司朗拆分通用照明光源业务,三星退出海外LED市场,嗅觉敏锐的国际巨头早已嗅到LED行业即将到来的巨变,要么从产品结构,要么从市场布局,都对自身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纷纷摒弃了毛利较低且竞争激烈的通用照明市场,转战其他高毛利细分领域。当然,凡事都有例外,谁也不能保证摸索的过程不会碰壁,拿到苹果巨单的蓝宝石厂商GTAT就轰然倒下了。
扩张:相比于国外照明巨头,不管是台厂还是大陆厂商都处在相对落后的资本扩张阶段,还没吃饱就要开始减肥?不存在的。不管是拳脚相向的雷士风波,还是吴正喆的黯然离场,无非都是资本市场博弈的正常现象而已。
吞并:晶电收购了国联、元砷、联铨、连勇、璨圆、台积固态照明,将成长史演绎成了并购史。大陆企业不甘落后,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接手欧司朗控股的100%佛山照明股份,金沙江将飞利浦公司旗下Lumileds共80.1%的股份收入囊中,矛头直指LED行业的巅峰,海峡两岸将并购推向了高潮。
厮杀:正当并购如火如荼之际,股灾汹涌来袭LED企业停牌就有30家左右以停牌方式止跌。资本市场受创,企业转而从产品寻求突破,一场以欧普照明、佛山照明、木林森为代表的T8灯管价格战迅速蔓延,直接将T8管价格压到了个位数。
蜕变:海峡企业高调吸睛之际,欧司朗则悄然新建了2家芯片厂,其中一家投资约30亿欧元用于新技术和应用方面,大约有20亿欧元将用于研发,以进一步增强欧司朗的技术领先地位并开拓新市场。
作为本年度最重要的主场外交事件,G20杭州峰会无疑是一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的良好契机。G20灯光提升工程不仅让杭州的城市面貌上了一个台阶,让杭州瞬间变成了一线城市,而且让照明行业从2016年开始进入复苏期,对光的需求急速增加,每年市场千亿可期。
强者恒强:欧普实现营业收入69.57亿元,并蝉联了天猫双十一照明电商销售冠军;三安光电则以83.94亿元营业额、31.64亿元净利润,成为大陆名副其实的LED龙头企业。
同时,随着2017年厦门金砖五国会议、2017年广州《财富》论坛的召开,特色小镇的遍地开花,城市灯光秀的盛行,夜游经济、城市改造的方兴未艾。LED行业强者恒强的格局开始逐渐显现,并开始将触须伸向景观照明、智慧城市等新兴热门领域,甚至跨出照明行业开始与互联网巨头联手推动照明行业发展。
从 “价格屠夫”成功转型为全产业链一体化航母并跃升至全球第四大封装厂的木林森和一分为三的晶元光电,恰好是两个典型代表,前者走的是鲸吞式扩张路线,后者则是开始往高毛利细分市场深耕,与几年前的海峡企业和海外巨头,局面是何其相似。
中美贸易战使得我国照明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但同时随着青岛上合峰会的召开,投入大量景观照明,把我国景观照明新技术、新产品、新设计理念展现给全世界,促使我国的照明行业开始走向世界前列。2018《财富》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共计17家照明相关企业进入榜单,但真正的照明企业少之又少,没有大陆LED企业入选,我们与照明巨头的差距依然明显。